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4-26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有几种行为可以中断诉讼时效,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
当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时,诉讼时效将会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的计算将重新开始。
当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时,诉讼时效也会中断。同样地,中断时起,诉讼时效将重新计算。
当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时,诉讼时效将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的计算将重新开始。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其他与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情形,也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以下是几种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人身权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
抗辩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形成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
存款本息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存款人可以随时请求金融机构兑付,这种特殊性与诉讼时效不符,因为适用诉讼时效会对民众的生存利益产生深刻影响。
认购人基于对国家和金融机构的信赖购买债权,其投资具有类似于储蓄的性质。因此,由国债和金融债产生的支付体系请求权不应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基于投资产生的缴付出资的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的规定。这主要考虑到充足的资本是企业开展对外经营活动和承担民事责任的保障,足额出资也是公司法定义务。
如果对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那么超过诉讼时效而被他人占有的财产将成为无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