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18
电子支付的操作风险有哪些
引言
银行业务一直存在着各种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对这些风险进行了系统归纳,包括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传统业务中,这些风险的表现形式与技术没有直接关联,而且影响范围有限。然而,电子支付的出现使得风险加大且影响范围扩大,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产生了潜在威胁。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
在传统业务中,操作风险主要涉及信贷员未进行充分的资信调查、未要求提供合格担保等问题。然而,在电子支付中,这些风险表现为操作风险的一种形式。犯罪分子可以伪造电子货币,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这些罪犯可能来自银行外部,也可能来自银行内部,对银行构成更大威胁。
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案例
(1) 电子扒手:一些被称为“电子扒手”的银行偷窃者专门窃取他人的网络地址。这些窃贼可能因商业利益、对银行不满或好奇心而盗取银行和企业的密码,窃取核心机密甚至将其出售给竞争对手。据统计,美国每年在网络上被盗窃的资金达6000万美元,而企图进行电子盗窃的总数高达5~100亿美元。与持枪抢劫银行相比,电子扒手的平均作案金额更高。(2) 网上诈骗:网上诈骗包括市场操纵、知情人交易、无照经纪人、投资顾问活动、欺骗性或不正当销售活动、误导进行高科技投资等互联网诈骗。据估计,网上诈骗每年使投资者损失100亿美元。(3) 网上黑客攻击:黑客对电脑系统的非法入侵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巨大潜在风险。目前,黑客行动几乎涉及了所有操作系统,包括UNIX和Windows NT。黑客利用网络系统中的各种安全漏洞,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窃取和转移资金、窃取信息以及发送假冒电子邮件等。(4) 电脑病毒破坏:电脑网络病毒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一旦文件服务器的硬盘感染病毒,可能导致网络服务器无法启动,进而导致整个网络瘫痪。电脑网络病毒具有较强的再生功能,一旦感染某个程序,很快整台机器、整个网络都会被感染。据资料介绍,在网络上病毒传播的速度是单机的几十倍,对电子支付构成致命威胁。(5) 信息污染:大量与问题无关或失真的信息对互联网造成了负担,影响了电子支付发送和接收网络信息的效率。此外,信息堵塞和其他附带风险也随之增加。
应对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
针对电子支付中的法律风险,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操作风险源于“系统在可靠性和完整性方面的重大缺陷带来的潜在损失”。电子支付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1. 加强安全措施:电子支付机构应加强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的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2.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电子支付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内部雇员的监管和防范内部欺诈行为。3. 提高客户教育:电子支付机构应加强对客户的教育,提高客户的操作意识和安全意识,避免因客户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风险。4. 加强监管:相关机构如欧洲中央银行、美国通货管制局和联邦存款委员会等应加强对电子支付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合规运营。
结论
电子支付中存在着各种法律风险,如电子扒手、网上诈骗、网上黑客攻击、电脑病毒破坏和信息污染等。为了应对这些风险,电子支付机构应加强安全措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客户教育并加强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