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7
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不同的罚金刑适用对象,根据犯罪人犯罪情节的轻重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可以确定是否适用罚金刑。对于犯罪情节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的情况,可以单独适用罚金刑。这是因为罚金刑相对于自由刑和生命刑来说是一种较为轻缓的刑罚,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的人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而对于明显带有金钱企图并由此获利的犯罪,可以并处罚金刑,给予犯罪人经济上的惩罚。
确定罚金刑数额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以犯罪人的犯罪情节为依据,根据犯罪人的行为和罪责确定罚金刑的数额。情节较轻的犯罪判处的罚金数额较少,情节较重的犯罪判处的罚金数额较多。第二种是以犯罪人的经济状况为依据,根据犯罪人支付罚金的能力确定罚金刑的数额。第三种是以犯罪情节为主,同时参酌犯罪人的经济状况来确定罚金刑的数额。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采用的是这种原则,既考虑了犯罪情节的轻重,又考虑了犯罪人支付罚金的能力,使罪犯对刑罚的实际感受与罪刑的轻重相适应。
确定罚金刑数额时,参考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可以避免刑罚的不平等,因为不同支付能力的人对同等数额的罚金有不同的感受。这种原则符合刑罚目的的实现,即刑罚的恶果应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参考犯罪人的经济状况也是为了使刑罚与罪刑相适应,实现刑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