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租赁合同因征用终止的法律处理方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6
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农村集体土地是可以用于发包的,以提高利用的效率,那么土地租赁合同因征用终止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租赁合同因土地征收而终止的,土地承租人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青苗、地上附着物、搬迁费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如果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则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如果由其他单位进行安置,则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对于不需要统一安置的情况,安置补助费可以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在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有责任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合法的土地租赁程序
根据《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规定,租用集体土地必须先行征用并转为国有土地。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国有土地租赁应当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出租方、承租方、出租宗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租赁期限、土地使用条件、土地租金标准、支付时间和方式、土地租金标准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权利义务等。承租人在土地租赁权经登记后,可以获得注明“租赁”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租赁年限届满后,租赁土地使用权终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建设,如果不符合规定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资格,则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土地承租者直接与集体土地所属的村委会签署土地租用协议的方式是不合适的。擅自出租集体土地的行为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行为。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等因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成为无效合同。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租用集体土地的,也必须先行征用并转为国有土地,然后按照以下程序办理租用手续:1. 与有关土地管理部门签订租赁合同,明确约定租赁地块状况、规划用地性质、租赁年限、租金及支付等事项。2. 在租赁合同签署后,承租人按规定向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租赁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3. 承租人在土地租赁权经登记后,可以获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注明“土地租赁”的房地产权证书。土地租赁年限届满后,租赁土地使用权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