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7-01

 
393715
医疗纠纷无法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会转诉讼的途径,用这种方式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等,在起诉的时候也有事情需要人们去做,那么,平顶山医疗纠纷起诉注意事项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封存病历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首先应该封存病历。无论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封存病历是解决纠纷的关键。封存的病历是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可以帮助还原医疗事件的真相。如果病历被篡改,后续处理将变得困难。

封存病历的要求一般向医院医务科(处)提出,如果是非工作时间,可以向值班医生提出,并要求值班医生通知医院总值班到场封存病历。封存病历时,双方当事人应在场,一般封存病历原件。如果患者尚在住院治疗,可以封存复印件。封存时应清点病历页数,将病历放入大信封袋中,用封条贴好封口,并由双方在封条上签字盖章。封存好的病历由医院保管。

在封存病历时,应携带身份证件,如果非患者本人办理,还应提供委托书和双方身份证件。最好有律师陪同。自己比较强势的可以直接向医院提出要求,如果医院不配合,可以向卫生局或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反映,并留下医院不配合封存病历的证据,例如录音、录像等。

在封存病历的同时,应提出复印病历的要求。复印时,双方当事人应在场,复印件应加盖医院公章。可以复印的病历一般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和护理记录等。对于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况,医患双方应共同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

二、初步明确医方责任

从法律角度来看,医疗损害赔偿有四个要素:存在医患服务关系、医方存在过错、患方存在明确的损害后果、患方的损害后果是医方过错造成的。因此,明确医方的责任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基本工作。

要明确医方责任,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医方是否存在过错、患方是否存在严重的损害后果、患方的损害后果是否是医方过错造成的。只有这三个要素齐全,才能赢得诉讼。在实际案例中,如果缺少严重的损害后果,就不能构成医疗事故。如果虽然存在过错,但无法证明过错造成了损害后果,也难以赢得官司。

为了明确医方责任,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分析。通过妇幼保健院的专家、新生儿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获得专业的意见。同时,自己也可以查阅相关医学书籍、医疗纠纷鉴定书和判决书等,以发现问题并明确医方责任。

三、证据的形成

无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都需要有证据支持。复印的病历是第一手证据,但仅凭此证据还不够。需要将其转化为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证据,这需要通过鉴定来完成。

与医疗纠纷相关的鉴定主要包括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纠纷司法鉴定。虽然鉴定的内容相似,但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医疗事故鉴定中,鉴定专家和医院之间关系密切,结果可能明显偏袒医院。而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由法医鉴定,其独立性较强,还可以选择异地鉴定,结果相对公正。因此,建议选择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但无论选择哪种鉴定方式,都需要警惕医院可能对鉴定结果施加影响。

可以在诉前通过律师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由法院委托进行鉴定。法院委托的鉴定结果具有更高的证据效力。尽管在诉前律师委托鉴定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仍然需要坚持进行司法鉴定。只要是司法鉴定,其结果通常不会太差,官司也就基本定型。

四、纠纷处理

诉讼虽然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最终方式,但并不是最佳方式。在尽可能调解的前提下,仍然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有了鉴定结果这样的硬证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医院协调解决。如果最终无法调解,只能通过法院起诉来解决问题。

在调解之前,应确保手上有充分的证据。可以通过寻找关系、媒体报道、施压医院等方式来影响解决过程。这些工作可以增加影响力,对医院施加压力。最终,双方可能会坐下来进行调解,调解一般由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进行。在调解过程中,应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律计算赔偿额,并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经过多轮调解,如果对方的出价接近心理价位,可以接受调解。

如果调解无法达成,最终只能通过法院起诉来解决问题。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严格按照鉴定结论和相关法律标准进行判决。可能需要进行重新鉴定,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压力,都应坚持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并拒绝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五、律师的重要性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律师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律师的存在可以顺利封存病历。其次,律师可以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最重要的是,医疗纠纷官司具有专业性,律师的参与可以使整个过程更顺利。

在选择律师时,需要找到有责任心、职业道德的律师。同时,律师应具备医疗纠纷官司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能列举出几个医疗纠纷官司的案例。律师还应意识到司法鉴定的重要性。此外,找一个收费相对较低、有爱心的律师也是必要的。

相关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侵权责任法》《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发生医疗争议时,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解决:

  1. 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处理,并制作协议书,达成一致协调解决。
  2. 共同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鉴定结论解决。
  3. 通过当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协调解决。
  4. 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如果已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应终止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争议的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对于死亡案例,如果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存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冷冻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如果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将影响死亡原因判定,由拒绝或拖延尸检的一方承担责任。

医学会应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书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如果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再次鉴定申请后,应在7日内移交省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应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异议,并进行思想稳控工作,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和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维护医疗市场秩序。对于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就医环境、扰乱政府机关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侵犯人身安全等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3. 医疗纠纷处理途径不包括什么
  4.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5. 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重要性和思考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过程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