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法律知识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6-26

 
42276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医疗的存在是我们社会居民的生活保障,只有国家拥有足够优秀的医疗团队,我们才能够在疾病中存活下来,那么,对于处理医疗纠纷中有关医患法律规范有哪些?以下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法律规范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包括以下文件:- 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侵权责任法》

2. 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还有以下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执业医师法》-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医患纠纷处理的历史背景

1. 二元制的普遍采用

在《侵权责任法》出台之前,医患纠纷处理普遍采用二元制。即对于不构成医疗事故的较轻损害,适用民法通则进行赔偿;而对于构成医疗事故的较重损害,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赔偿。这导致了赔偿金额与损害程度不相符的混乱局面。

2. 混乱局面的原因

混乱局面的形成既与立法问题有关,例如行政法规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应由法律规定的损害赔偿规范;也与法律适用方面的偏颇有关,将不同阶位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作民法的特别法。最后,最高法院以通知形式公开确认了医疗纠纷的二元处理机制。

3. 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

医疗事故的鉴定由医学会进行,但因医医相护的现象存在,导致医疗事故实体处理更有利于医院一方。这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的产生,甚至引发了许多流血事件。因此,在制定侵权责任法时,立法机关有必要统一医疗损害责任。

医患纠纷处理的途径

1.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解决医患纠纷的方法有三种途径:- 医患双方协商调解- 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向法院提起诉讼

2. 诉讼作为首选途径

在实际情况中,诉讼往往是医患双方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因此,对于患方而言,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进行法律上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患方的诉前准备工作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采取以下诉前准备工作:

1. 与医务科联系、投诉

患方应第一时间与医务科联系,并进行投诉。患方可以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与医方代表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相关资料。

2. 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

患方应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以确保投诉事项得到记录和处理。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延伸阅读
  1. 不构成医疗事故并非不负民事责任
  2. 不构成医疗事故医院要承担民事责任
  3. 医疗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4.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深入分析
  5.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标准解析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2. 强制医疗的决定权
  3.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4. 医疗事故致死起诉流程
  5. 我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
  6.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7. 评定标准的设计及操作程序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