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种类法律知识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6

 
391430
1我国货物贸易巨额顺差与服务贸易巨额逆差的现状

1. 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问题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7万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600多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为3074亿美元。然而,与货物贸易不同,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的状态。以2004-2007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收支情况可以看出,服务贸易长期逆差。服务贸易在整体贸易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且与货物贸易的发展严重不对称。目前,我们主要依靠货物贸易顺差来抵消服务贸易逆差,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一旦货物贸易也出现逆差,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2.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2.1 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1) 在现代经济中,商品利润增值的空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产业价值链的服务环节。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基于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然而,从商品的形成过程来看,可以得出一个横向产业发展模式,即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利润增值空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产业价值链的服务环节。世界市场的竞争手段也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以金融、技术、运输、通讯、信息等服务构成的非价格竞争。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时间只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5%不到,而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占95%以上。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值部分不到产品价格的40%,而60%以上的增值发生在服务领域。(2) 世界服务贸易从1980年到2007年间,出口额从365亿美元扩大到326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至近1/5。中国服务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显著发展,从1982年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3.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523亿美元,增长了57.1%。然而,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联动效应并不明显。工业产品主要通过国外的营销渠道和网络渠道进入国际市场,没有依托国内营销企业走向国际。此外,货物贸易所需的大量国际运输服务也是通过进口获得,例如2004年和2005年的国际运输逆差分别为125亿美元和134亿美元。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延伸阅读
  1. 国际贸易融资背景
  2.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3.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法律意义
  4. 转让非专利技术是否需要交税?
  5.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第一条:参与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的相关方
  2. 企业自助报关的条件和限制
  3. 专利海关如何判定侵权
  4. 一般奢侈品包关税要交多少
  5. 知产海关保护备案有哪些注意事项
  6. 进出境交通工具负责人要将哪些内容通知海关
  7. 海关接受申报后能否修改申报内容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