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7
工伤和公伤在主体及相互间关系上存在不同。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之间,这种关系具有行政属性。
工伤待遇的确定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行政法规;而公伤待遇的确定则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工伤发生的劳动者可以参加工伤保险,从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公伤不可参加工伤保险,因此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是享受相关的公伤待遇。
工伤待遇的支付主体根据参保情况而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而公伤待遇则由所在单位进行支付。
对于工伤待遇发生纠纷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而对于单位公伤待遇有异议的情况,只能先通过人事争议仲裁裁决,如对裁决结果不服,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