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9
在处理前罪缓刑、假释以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遗漏或再犯新罪的被告人时,一些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程序上存在不一致的做法。有些法院倾向于重新审判,转为普通程序。然而,根据法律规定,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以下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孙勇是一名无业人员,2000年3月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然而,孙勇在缓刑期间与郭某等人合谋,于2002年5月殴打金某。孙勇使用刀具攻击金某的头部和手部,随后逃离现场。经鉴定,金某的伤情已构成轻伤。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2条第1款、第77条、第69条的规定,针对聚众斗殴罪,法院判处孙勇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撤销之前对孙勇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的判决,改为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同时,法院将两罪进行合并判决,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
在该案审理过程中,关于是应该适用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前案撤销缓刑、假释等判决或裁定不需要再次审查,因此在新罪实际宣告刑不超过三年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而不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适用简易程序时,应当限制被告人当庭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此外,如果当事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对于简单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区分主犯和从犯,并考虑是否有自首、立功或累犯等情节。如果公诉机关没有认定这些情节,是否可以继续以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这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前罪缓刑、假释以及暂予监外执行期间遗漏或再犯新罪的被告人,只要新罪的实际宣告刑不超过三年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在适用简易程序时,需要注意被告人当庭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否认限制条件,以及处理当事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和简单的共同犯罪案件时的相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