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9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于职工因工致残的不同等级,劳动关系处理和工作岗位安排有不同的规定。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应保留劳动关系,但需要退出原工作岗位。
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职工应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的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应按月发放伤残津贴。职工本人可以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工伤保险条例》没有具体规定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工作安排,但规定劳动合同可以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需要再提供劳动;五级、六级伤残职工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应适当安排工作,但不强制进行工作;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原则上应恢复原工作岗位,并允许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其他适当的工作。
对于我市就业的外市农民工,如果被认定为工伤且伤残等级达到1至4级,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一次性领取标准根据工伤发生或职业病诊断时的年龄和伤残等级核定。
- 一级伤残:20万元
- 二级伤残:18万元
- 三级伤残:15万元
- 四级伤残:13万元
- 一级伤残:15万元
- 二级伤残:12万元
- 三级伤残:11万元
- 四级伤残:9万元
- 一级伤残:9万元
- 二级伤残:8万元
- 三级伤残:7万元
- 四级伤残:6万元
农民工如果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需要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待遇时提出,并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双方需要签订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书面协议。一次性领取待遇后,工伤保险关系终止,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