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忠诚协议约定是否有法律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法律知识

婚前忠诚协议约定是否有法律效力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2-31

 
38793
A、B于2011年7月4日登记结婚,双方系复婚,双方曾于2003年5月27日登记结婚,后于2008年9月5日经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协议离婚。A、B于2011年10月20日生育一子C。近期双方经常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致夫妻感情不睦。A曾诉至法院,要求与B离婚,但未获准许。嗣后,A、B夫妻感情仍未得到改善。A遂再次诉至法院,要求与B离婚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

原审法院观点

原审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A、B双方在婚前订立的婚前协议书是否有效。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财产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故该婚前协议中A将其名下的婚前财产自愿作为婚后共同财产由A、B共同共有的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但该协议又规定为防止再次离婚而约定离婚后A名下的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B所有,而B名下的财产归A所有,且仅同意A只带走当季衣服一套,上述约定系完全剥夺另一方在财产上的权利,有非常严厉的惩罚性质。婚姻法上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并非法律上的义务,A、B所签订的婚前协议并非真正的财产协议,而是一种忠诚协议,该协议中关于离婚后财产分割的约定不应作为确定双方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也不应该作为夫妻财产分割的依据。

律师点评

婚前财产约定是指男女双方于缔结婚姻前对各自婚前以及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做出的约定。根据我国法律,婚前财产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他人财产权益且签订人在签约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A、B在婚前协议中约定的财产归属是合法有效的。

然而,婚前财产协议中的忠诚协议部分不应作为确定双方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也不应作为夫妻财产分割的依据。忠诚协议属于道德问题,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此外,任何形式的侵权损害都不能通过合同契约加以预定,包括夫妻间的感情伤害。

因此,在处理婚姻财产分割时,应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公平和公正。

延伸阅读
  1. 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并形成夫妻关系
  2. 如何使婚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3.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
  4. 婚前协议中的净身出户条款的效力分析
  5.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与重要性

结婚热门知识

  1. 婚前财产协议和婚后财产协议的要素
  2. 单方面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
  3. 免除子女抚养义务
  4. 网友咨询:净身出户了还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吗?
  5. 不退彩礼是否会被判刑
  6. 离婚后再婚的法律手续
  7. 离婚协议中的子女抚养费支付问题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