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借款逾期未还,将会产生利息。如果双方在借款期限内未约定利息,则按照年利率6%计算。如果双方约定了利息,则按照约定的利率计算。如果同时约定了利息和违约金等费用,则利息和违约金的总和不得超过年利率24%。无论是否有利息约定,如果逾期不履行判决书或其他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则需要支付日万分之一点七五的双倍罚息。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9条第一款的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执行,但不得超过年利率24%。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如果约定了借款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款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规定明确了以下三点:一是双方可以单独约定逾期利息,如果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二是如果双方没有约定逾期利息,但在借款期间内有利息约定,那么按照借款期内的利息计算;三是无论是双方约定还是按照借款期间的利息计算,都不得超过24%,即规定了逾期利息的上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0条的规定,如果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近年来,在借款合同或公证债权文书中经常出现借款到期后除了支付利息外,双方还约定了支付违约金、手续费等情况。由于利息和违约金都是对不还款的惩罚和补偿,存在重复的嫌疑。虽然似乎不应该一并主张,但这种约定是双方意思自治的表示,不支持又违反了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较大混乱。为此,该条规定了既不否定违约金等费用,适当尊重双方意思,又设置了上限,以避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可谓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