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行为与民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法律知识

欺诈行为与民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3

 
386865
说能治好没治好医院算不算欺诈说能治好没治好医院算不算欺诈石家庄市胡先生问:我是一名前列腺增生患者,看到一家医疗机构以高新技术手段治疗的宣传后,前往治疗。该机构宣称经他们治疗后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最多十次可以除根。但我治疗了十次后,没有明显的作用,达不到宣传的效果,请问他们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欺诈?律师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如果排除胡先生因特殊体质使治疗无效的因素(特殊体质可能导致某种治疗无效),该医疗单位对本达不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宣传可以达到某种效果,即为对患者隐瞒了该治疗方法的真实情况,就构成了对患者的欺诈。

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如果一方使用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利用对方的弱势地位,导致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行为,该行为将被视为无效。此外,根据第61条的规定,一旦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当事人应将因此行为获得的财产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还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那么双方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返还治疗费用与损失赔偿

在此情况下,胡先生有权要求对方返还他支付的治疗费用,并要求获得相应的损失赔偿。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该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两倍。

医疗行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医疗行为也被视为一种消费行为,因此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胡先生可以根据该法规定,主张获得双倍赔偿。尽管一些人对于医疗行为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不同看法,尤其是医生往往认为医患纠纷不适用该法律。然而,这种观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精神不符。此外,一些省份已经出台地方法规明确将医疗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存在欺诈行为,行为人将承担民事责任。胡先生有权要求对方返还治疗费用,并要求获得相应的损失赔偿。此外,他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双倍赔偿。虽然医疗行为是否适用该法律存在争议,但根据法律精神以及一些地方法规的规定,医疗行为应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

延伸阅读
  1. 担保人提供假资料担保是不是犯罪,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2. 法律责任的分类
  3. 消费维权官司的诉讼时效
  4. 如何投诉虚假广告的游戏
  5.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2.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3. 名誉侵权的法律后果
  4.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5. 窃听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6.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7.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代理商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2. 服务代理合同范本
  3. 交通事故死亡起诉状范本
  4. 经济纠纷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