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年休假的定义和法律保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带薪年休假的定义和法律保障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10

 
386292

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是指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后,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休假。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具体规定休假时间和操作办法,而是要求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根据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此,职工带薪年休假得到了法律保障。为进一步明确带薪年休假的具体规定,2008年9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

山东省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落实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山东省多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通知》。根据该通知,山东省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通过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制定本单位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计划,保障职工的带薪年休假权利。

职工个人带薪年休假和弹性休假安排

根据《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应鼓励职工个人依法安排个人带薪年休假,支持职工将年休假与法定节假日结合起来,实行弹性休假安排。在年休假期间,职工应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如果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职工应依法享受相应的工资报酬。

法律保障和处罚措施

为了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带薪年休假情况纳入企业劳动保障年检内容。对于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不按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情况,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于拒不执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和赔偿金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发展

随着《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已基本建立。根据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要求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将得到更好的落实。

延伸阅读
  1. 劳务派遣工是否可以带薪休假
  2. 如何计算年假工资
  3. 员工在试用期要求休年假后被辞退能否维权
  4. 打零工受伤,应该如何索取合理的赔偿?
  5. 员工没休假有补偿吗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工作5年的员工辞退补偿的法律规定
  2. 未婚怀孕辞退怎么赔偿的
  3. 辞退裁员补偿金怎么算
  4. 辞退经济补偿金工资怎么发的
  5. 男员工陪产假工资怎么发放
  6. 休息日加班补休算加班工资吗
  7. 提前休产假会扣工资吗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