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拍卖的特点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01
债权拍卖是指将债权资产权利转让的一种形式。以公开竞价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作为我国拍卖业的一项新的业务,那么债权拍卖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实现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在侵权拍卖中,物权和债权具有不同的特点。物权对应特定的财产或物品,而债权并不对应特定物,债权的买受人只能通过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来实现。债权的实现程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和履行能力,以及权利时效等因素。此外,债权人之间的平等地位也会影响债权的实现程度。在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先行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清偿,而后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只能获得不易变现的财产或无法得到全部清偿。
二、买受人面临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
侵权拍卖中,买受人既有可能通过债权获得超额利润,又面临债权无法实现的巨大风险。买受人的收益和风险共存,机遇和风险如影随形。因此,不同投资人对侵权拍卖的看法可能不同。为了规避风险,参与竞买前应尽可能了解风险所在。买受人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 资产调查失误:主要涉及财产权属问题,例如不动产在债务人账目中有记载但权属并未登记在其名下,或财产被设定抵押登记等。
- 主张权利滞后:主要涉及资产抵偿其他债权人、资产被查封、冻结或裁定给其他债权人的情况。
- 债务人破产:根据破产法规定,进入破产程序后,未完成的诉讼程序均中止。在已经查封资产的情况下,买受人面临与全部债权人平等受偿的风险,且在清偿职工工资和税款之后。因此,债权往往难以得到全额清偿。
- 资产难以执行或无法变现:法院执行工作受一定客观条件限制,有时存在执行难的情况。资产的变现往往是实现债权的最后一步,由于市场因素制约,有些财产短期内无法变现,这会给债权人带来财务上的困难。
三、交接方式具有特殊性
侵权拍卖成交后,交接的结果是债权转让的完成。债权交接与物权交接最大的区别在于,债权交接只涉及凭证交接和法律文书的签订。债权交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从权利转移角度,债权拍卖需要有债权转让协议书和债权转让通知书。债权转让协议是委托人与买受人之间进行债权转让的基本文件,为了使债权转让行为对债务人产生法律效力,还必须向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书。
- 从权利完整角度,债权拍卖需要移交债权文件的原件。债权拍卖移交的不是特定的物,而是主张债权的依据,包括合同、债权人一方履行合同的证明文件、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等。如果缺乏这些材料或债务人不配合,买受人可能会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