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9
根据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当刑事案件尚未撤销时,不得进行民事官司。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处理刑事案件,然后才能再审理民事案件。
在涉及刑事案件的民事诉讼中,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一般而言,处理原则是“先刑后民”:
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没有对被告提起刑事控诉,法院会按照民事案件的程序审理民事请求。
如果原告希望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可以将案件移送至刑事庭审理。
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如果法院发现案件的实体内容涉嫌刑事犯罪,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并将发现的情况或线索及时移送具有侦查权的侦查机关。
根据《关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若干程序问题的处理意见》,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中,如果法院发现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实涉嫌刑事犯罪,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将犯罪嫌疑线索和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
在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但不会影响民事案件审理的情况下,民事案件可以继续审理。例如,当事人之间构成民事法律关系,且不影响民事案件审理的情况下。
在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和责任承担时,法院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在审理中发现涉嫌犯罪,但不构成民事责任承担的情况下,例如发现案外人涉嫌盗用、私刻单位公章从事诈骗的行为,作为民事被告的单位没有过错,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法院应当将整个案件移送。
根据《清史稿·刑法志三》的记载:“刑事统归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