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27
受益人是保险法上的一种权利主体,作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其地位与当事人不同。根据《法学词典》的定义,受益人是指根据保险合同有权领取保险金的人。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受益人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受益人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中的受益人,而我国保险法只限定于人身保险,属于狭义的受益人。
对于受益人的分类,我国《保险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受益人进行多种分类:
在实际生活中,单位作为受益人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于单位作为受益人的受益份额并未作出明确的限制。这引发了一些争议。例如,某公司为员工购买了人身保险,但由于缺乏保险意识,公司并没有指定受益人。当员工不幸身故时,关于由谁领取保险金的问题引发了争议。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保险金应由被保险人有继承权的家人领取。然而,保险公司辩称,单位作为受益人是为了获得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并不应该获得额外的利益。因此,他们认为单位不能作为受益人领取保险金。
这一辨解实际上是基于保险法上的"损失补偿原则",即保险公司不能因他人的死亡而获得额外利益。然而,这一原则只适用于财产保险,而不适用于人身保险。根据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单位作为受益人是有效的。
然而,这一问题引发了另一个思考,即单位作为受益人时,死亡保险的受益份额是否应受到限制。筆者认为,应通过修改《保险法》,对单位的受益份额进行一定的限制,并增加保护被保险人及其家属权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