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分类及排列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分类及排列原则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6-26

 
384971
《刑法》分则是关于犯罪和相应法定刑的规范体系,是《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侵犯的不同客体和社会危害性大小,将各种犯罪依次划分为8类。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我国《刑法》分则的体系特点,供参考。

我国《刑法》根据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并按照同类客体的重要性程度的不同进行排列。这种分类和排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不同犯罪的性质、特征和社会危害程度,以便司法机关能够准确地定罪量刑。

分类原则

各国《刑法》对于具体犯罪的分类标准各不相同,且繁简不一。在我国,《刑法》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对其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类犯罪的性质、特征和社会危害程度。

排列原则

《刑法》分则中各类犯罪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是根据同类客体的重要性程度进行的。合理地排列各类犯罪是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方面。

具体罪名的排列

具体犯罪的排列一般是根据其社会危害性和程度,并适当考虑各罪之间的关系,从重到轻依次排列。在安排具体犯罪的排列时,首先考虑的是其社会危害性和程度。例如,《刑法》分则将放火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规定在各章之首,是因为这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大。相对而言,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威胁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强迫职工劳动罪、侵占罪等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规定在各章的后面。

然而,具体犯罪在各类犯罪中的顺序并非完全按照社会危害性的大小进行排列,还考虑了具体犯罪之间的内在关系。例如,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规定在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非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后。而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船只、汽车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等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犯罪则排在其后。

延伸阅读
  1. 车险投保的注意事项和流程
  2.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3. 刑法第45条规定的刑期范围
  4.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5.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