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担保要求及法律规定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30
财产保全是在诉讼的时候其中一方为了维护自己权益,让自己能够顺利获得理赔的关键,在目前也有很多的人会信赖财产保全,在有需要的时候会进行申请财产保全。只是担心申请财产保全要进行担保。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一、财产保全担保要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诉讼保全的申请人,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其提供担保。如果法院未要求担保,申请人也可以选择不提供担保。而对于诉前保全的申请人,民事诉讼法规定其必须提供担保。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是确保被申请人在未来能够履行裁判,以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然而,申请人在行使这项诉讼权利时必须正确使用,避免滥用,以免给被申请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申请人败诉的情况下,需要证明申请人的申请存在错误,因此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的全部损失。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应当依法提供担保,否则申请将被驳回。担保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保证人担保,保证人与被保证人(即申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另一种是以实物、现金或有价证券作为担保。如果采用财物担保,担保财物的价值不得低于被保全财产的价额。
二、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当事人在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不要求提供担保:(一)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二) 在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遭遇家庭暴力且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三) 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涉及损害赔偿的案件;(四) 因见义勇为而遭受侵害并请求损害赔偿的案件;(五) 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发生保全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的案件;(六) 申请保全人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由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具有独立偿付债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