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盗窃案:盗窃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5-02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犯罪分子会把赃物进行低价出售,有些人为了贪图便宜会购买赃物,那么低价购买盗赃物要处罚吗,关于低价购买盗赃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低价购买盗赃物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案情概述
去年6月6日下午,四川男子高某在昆明池路某社区负责打扫卫生时,发现社区纸箱厂一楼的一个房间里放着大量未拆封的书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没有人来取书,于是高某决定将这些书籍卖掉。他于同年9月18日找到老乡李某,谎称老板指派他清理房内的盗版书籍,并请求李某帮忙运走并卖掉,并承诺将卖书所得的一半款项给予李某。次日晚,高某提前撬开房屋门锁,20日晚,高某带着李某将存放的书籍全部搬走,并以2572元的价格卖给一家废纸回收站。
低价购买盗赃物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六)》,原有的《刑法》中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已被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新规定明确规定,如果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并进行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为人主观故意的重要性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也就是说,根据犯罪构成两阶段理论,如果行为人已经实施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只需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故意,就可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定罪处罚。因此,从这个案件中我们应该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贪图便宜,更不应明知犯罪所得而继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