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背书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影响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背书法律知识

票据背书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影响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0

 
379878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称《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票据背书转让时,由背书人在票据背面签章、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和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

签章错误

在票据背书过程中,签章和背书人名称是绝对记载事项,而日期是相对记载事项。然而,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经常出现背书人签章和记载错误的情况,导致背书不连续,进而影响票据的流通和持票人的正常收款。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单位签章错误:根据《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单位和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该单位或银行的盖章,加上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单位会错误地加盖“营业用章”、“工程专用章”甚至“发票专用章”。

2. 银行签章错误:根据《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银行承兑商业汇票、办理商业汇票转贴现、再贴现时的签章应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使用的该银行汇票专用章,加上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经办人的签名或签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银行会误盖财务专用章、单位公章甚至业务公章。

3. 贴现行收款函签章错误:在办理商业汇票贴现后,到期前贴现行通过寄委托收款函到承兑行收款时,本应加盖结算专用章,但却常常出现误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业务公章的情况。

被背书人记载错误

根据《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已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背书连续的要求是指票据第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为票据上记载的收款人,前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应为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背书人,依次前后衔接,最后一次背书转让的被背书人应为票据的最后持票人。然而,背书记载错误常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被背书人名称错误:有时将被背书人名称误写成背书人名称,使得票据似乎是背书人自己对自己转让。

2. 被背书人简写过于简单:根据《办法》第十条的明确规定,单位、个人和银行在填写票据时应按照规定记载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单位往往根据自身主观臆断,随意填写单位简称或本地的习惯性简称,这导致了票据背书不连续。

背书日期错误

根据《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背书日期为任意记载事项,即可以记载也可以不记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单位在记载背书日期时出现了不合逻辑的情况。例如,后手背书人记载的背书日期在前手背书人的背书日期之前,显然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导致背书不连续。

粘单使用错误

根据《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并将其粘附于票据凭证上。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不是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签章,而是粘单上第一记载人的前手签章的情况,导致票据背书不连续。

《办法》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然而上述错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经常发生。一方面,这说明银行在宣传和解释相关制度和办法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主管和经办人员对银行相关制度的学习和了解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程度,这不仅影响了票据的流通和转让,也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快速周转。因此,银行和企业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延伸阅读
  1. 背书连续的法律要求及认定
  2. 本票的拒绝付款情形
  3. 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及法律效力
  4. 背书的连续性在票据法中的重要性
  5. 银行汇票的背书:权利转移的重要方式

汇票热门知识

  1. 转让票据权利的附属行为
  2.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2条的规定,拒绝证明的义务和责任
  3. 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
  4. 付款程序的构成
  5. 拒绝事由的通知
  6.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追索权
  7. 票据追索权民事起诉状
汇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