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使用童工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案例分析:使用童工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1

 
376630
2007年1月,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在对某洗车场进行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单位使用一名疑似童工的员工。经询问,该洗车场负责人解释说该员工是其亲戚,利用假期在洗车场锻炼,才工作了十多天,录用时已满16岁,但是不能提供该员工的身份证以及其他录用登记证明材料。监察人员立即与该员工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联系,当地派出所积极配合,开具了户籍证明,证明该员工出生于1991年5月15日,即该员工被录用时年龄未满16周岁,确实是童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六条的规定对该单位处以五千元罚款,并责令在三日内将该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

国家法律禁止使用童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此外,《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中第二条也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该规定的第六条,用人单位若使用童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根据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对其进行处罚。同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有责任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交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照料,所需的交通和食宿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特殊要求

为了解决一些用人单位随意招用人员、不认真核查年龄和身份情况,以及故意不保存招用人员资料而导致难以查证是否使用童工的问题,国家对用人单位的招用人员录用备案资料提出了特殊要求。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并且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管录用登记和核查材料。根据该规定的第八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第四条的规定保存录用登记材料,或者伪造录用登记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处以1万元的罚款。
延伸阅读
  1. 辞职与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2. 劳动合同的有效性问题:用人单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该合同还有效吗
  3. 劳动纠纷案件中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额计算
  4. 雇佣合同解雇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5. 缩短工作时间需要审批吗?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单位支付员工工资的问题及建议
  2.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3.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
  4.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5.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6.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7.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