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14
救助人在成功救助后有权获得救助报酬。要求救助报酬的前提是实施了海难救助,并且救助取得了成果。海难救助中的基本原则是“无效果,无报酬”。救助有成果指的是通过救助作业,被救助的财产全部或部分价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奋力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其他财产,体现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提出了“特另补偿”的概念。根据海商法规定,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进行的救助,可以获得救助费用以外的特别补偿。特别补偿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为前提,只要对存在环境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进行了救助,就有权取得特别补偿。但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方能够获得的救助报酬时才能支付,支付金额为特别补偿超过救助报酬的差额部分。
2. 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 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 危险的性质和程度
5. 救助方在救助船舶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6. 救助方所用时间的损失
7. 其他财产和人命方支出的费用和遭受
8. 救助方或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
9. 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
10. 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情况
11. 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技能和设备的价值
然而,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即获救后的估计价值或实际出售的收入,扣除有关税款和海关、检疫、检验费用以及进行卸载、保管、估价、出售而产生的费用后的价值。
如果救助人的过失导致救助作业成为必需或更加困难,或者救助方有欺诈或其他不诚实行为,应当取消或减少向救助方支付的救助款项。
救助报酬应由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财产各自的获救价值占全部获救价值的比例承担,各方之间不负连带责任。
参加同一救助作业的各救助方的救助报酬应根据法律规定的确定救助报酬应考虑的各项因素,由各方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提请受理争议的法院判决或经各方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裁决。在救助作业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对获救人员不得请求酬金,但有权从救助船舶或其他财产、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救助方获得的救助款项中获得合理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