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2-24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侵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罪行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以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是其对侵害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的不特定性。这类犯罪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其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如果犯罪行为仅侵害特定的个人或公私财产,而非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则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既可以是有作为的行为,也可以是不作为的行为。由于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该罪行既包括已经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也包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以及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因此,只要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构成犯罪。然而,过失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情况下为特殊主体。此外,该类犯罪中有的可以由单位构成,有的则只能由单位构成。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该罪的主体。
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谓故意,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明显的区别。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和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普通刑事犯罪中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