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1
在保证责任中,先诉抗辩权只适用于一般保证,而不适用于连带保证。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清偿次序有先后之分,债务人为第一次序,保证人为第二次序。因此,当主债务履行期限届至而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只能先请求债务人履行,保证人没有先诉抗辩权。而在连带保证中,保证人对主债务的履行没有先后次序之分,保证人与债务人属于同一次序,因此保证人也没有先诉抗辩权。
当保证人主张先诉抗辩权时,法官需要判断保证人是否实际享有该权利。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以下三种情况下一般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债务人的住所发生变更,包括国内迁移和由国内向国外迁移。如果债务人的住所在保证合同签订之前就已经变更,那么债权人愿意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债权人只有在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要求履行债务困难时,保证人才不享有先诉抗辩权。重大困难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需要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自由裁量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是重大困难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一解释并不排斥其他可能出现的重大困难情形,法官需要根据立法意图和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当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时,意味着债务人无法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其他民事执行程序被中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将对债权人造成明显不公。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即进入破产程序,债权人无法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因此保证人没有必要行使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的一项民事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保证人可以在合同订立时明确放弃先诉抗辩权,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明确表示放弃。在国外,明示或默示的放弃方式都可以,但我国法律只承认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一旦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就不能再行使该权利。如果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而保证人未拒绝而履行了义务,就视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不能事后以抗辩权为由请求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