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证的含义及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法律知识

拘留证的含义及分类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5-03-18

 
371949
【给了拘留证是什么意思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在生活中,我们会时常听到关于拘留的相关内容,却又不甚了解。拘留是我国法律内一种强制暂时扣押措施,由公安部门统一负责管理。那么拘留的分类有哪些?给了拘留证是什么意思?拘留的程序是什么,拘留所可以带什么进去?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拘留证是指代表被执行逮捕的一种凭证。根据不同情况,拘留可以分为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

一、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的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对于不服拘留的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二、司法拘留

司法拘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对妨害诉讼活动的行为采取的拘留措施。另一种是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采取的惩罚措施。司法拘留的最高期限为十五日,由法院决定提前解释或期满释放。对于司法拘留不满的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复议。

三、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种临时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可以先行拘留。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限为30天。如果后来被无罪释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拘留的程序和要求

一、拘留的决定和执行

当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由负责人签发《拘留证》。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应由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二、拘留证的执行和签字

在执行拘留时,执行人员应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被拘留人应在拘留证上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如果被拘留人拒绝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执行人员应在拘留证上注明。

拘留所的规定和要求

一、检查和登记

拘留所在收押被拘留人时,应对其人身和携带物品进行检查,严禁将违禁品带入拘室。被拘留人的非生活必需品及现金由拘留所登记并统一保管。拘留所民警应当与被拘留人当面清点、核对后填写被拘留人暂存物品、现金收据,并由双方签名确认。如果发现被拘留人携带违禁品或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拘留所应填写移交清单,由相关人员签名确认,并移交给拘留决定机关处理。

二、财物管理

拘留所应建立被拘留人财物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被拘留人的财物。对于代收、代管、代购物品,应做到明确登记、账目清楚。代购物品仅限于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价格不得高于当地市场价格。拘留所对被拘留人亲友传送或邮寄的财物应进行检查和登记。生活必需品转交给被拘留人,现金由拘留所统一保管,非生活必需品不予接收或由拘留所统一保管。

根据以上规定,被拘留人可以携带生活必需品进入拘留所,如换洗的内衣、袜子、洗漱用品等。非生活必需品不予接受或由拘留所统一保管。

延伸阅读
  1. 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的区分
  2. 管辖分类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3. 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评估管理办法
  4.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性质
  5. 法律专业术语重写: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法律咨询:行政许可的分类
  2. 海关行政复议的法律制度及作用
  3. 拘留所存款的移交和管理规定
  4. 拒交社会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5.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6. 类电价和分时电价的确定机制
  7.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