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中的举证方法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3
一、举证重点
在庭审中,公诉人应该注重举证的重点。举证的重点包括:
- 证明犯罪构成要件中核心事实的证据,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证明伤害程度的证据,在盗窃案件中证明盗窃数额的证据。
- 证明被告人犯罪实施阶段的证据。实施犯罪是犯罪过程的中心阶段,也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实根据。
- 证明可能成为控辩焦点的事实与情节的证据。例如,在受贿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证据。
二、分组举证
对于证据量较大的案件,公诉人可以采取分组举证的方法。在进行分组举证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分组要逻辑合理。分组应该体现公诉人对证据的合理归纳和组合,确保逻辑思路清晰。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应先说明举证方式。
- 每组举证要作小结。公诉人在法庭上不仅要履行举证责任,还要履行说明义务。在举证阶段,应对每组证据进行小结,简明扼要地论证所举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和合法有效性,证明犯罪事实达到了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
三、非法证据排除过程中的举证策略
在审理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过程中,公诉人可以采取以下举证策略:
- 询问办案人员。公诉人对出庭说明情况的办案人员进行提问时,应具备策略性、针对性,并且要涉及细节和具体内容。例如,在询问被告人接受讯问的法律根据和休息情况时,可以从证据收集的时间、地点等方面入手。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申请法庭通知其他相关人员出庭说明情况。
- 通过录音录像证明证据收集合法性。对于侦查机关进行的案件,不要求对讯问过程一律进行录音录像。因此,需要申请法庭播放录音录像的,检察机关应事先从侦查机关调取。
- 关于看守所羁押记录、健康检查记录的举证。公诉人可以调取被告人被羁押的看守所相关人员的证言,以证实被告人出入监室前后的身体状态。同时,调取羁押部门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收押时的体检表,通过核实对照可以查证办案人员是否存在刑讯逼供的行为。
公诉方承担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
在公诉刑事案件中,举证责任一般由公诉方承担,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在审判中,公诉方需要向法庭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并且证明必须达到法定的标准。被告人没有义务向法庭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换句话说,被告人可以选择不提供任何证据,仅对公诉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这样就完成了辩护的任务。被告人甚至可以选择不进行任何辩护,法庭也不能因此对被告人做出不利的判决。
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诉方作为诉讼程序的启动者,是要求法院做出判决的一方,因此公诉方应该向法庭提供证据来支持其要求和主张。另一方面,公诉方已经做好了起诉的准备,自然处于举证的便利位置,让其承担举证责任是合理的。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因也有两个方面:首先,被告人在诉讼中处于被动防守的位置,不方便举证;其次,被告人的诉讼主张是否定公诉方指控的犯罪事实,而否定某事实的存在往往难以举证。
尽管如此,被告人在审判中仍然可以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然而,这属于法律赋予被告人的辩护权利,而不是义务或责任。被告人可以依法行使辩护权利,也可以选择不行使辩护权利,但不能仅仅因为不行使辩护权利就导致对其不利的事实认定或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