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对承兑汇票保证金的冻结和扣划措施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2-23
所谓承兑汇票保证金,汇票保证金是指向银行申请开具承兑汇票时,银行相关部门对商家所收取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汇票保证金的金额,根据乙方在银行信誉额度确定:信誉好的商家,银行只需按其汇票总额的50%或更低收取保证金;但若乙方银行信誉较差,支付给银行的保证金最高会达到80%。不过,保证金不一定是现金,可以是以乙方在银行存款的形式体现。
人民法院的权力和限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法发〔2000〕21号)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进行冻结措施,但不得进行扣划。然而,在金融机构已经承兑汇票或已向外支付款项的情况下,根据金融机构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相应部分的冻结措施。只有在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失去保证功能时,人民法院才可以依法采取扣划措施。
冻结措施的适用条件
人民法院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冻结措施只在特定情况下适用。首先,冻结措施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即仅限于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冻结,而不得进行扣划。其次,冻结措施只能在金融机构尚未承兑汇票或尚未向外支付款项的情况下实施。最后,冻结措施必须符合金融机构的申请,即金融机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冻结的申请。
扣划措施的适用条件
人民法院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扣划措施只在特定情况下适用。首先,扣划措施只能在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失去保证功能的情况下实施。其次,扣划措施必须依法进行,即人民法院必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扣划措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第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承兑汇票保证金的冻结和扣划措施有一定的限制和条件。冻结措施只能在金融机构尚未承兑汇票或尚未向外支付款项的情况下实施,并且只能进行冻结而不得进行扣划。此外,冻结措施必须符合金融机构的申请,即金融机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冻结的申请。而扣划措施则只能在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失去保证功能的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依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