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23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由于违反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对象是能够引起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危险物品,包括爆炸性物品、易燃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毒害性物品和腐蚀性物品。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 行为人必须有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为了保障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如对危险物品的范围、种类以及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等都有明确规定。只有行为人违反了这些规定,才能构成本罪。
2. 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发生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设施、不按规定存放货物、违反运输规定或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
3. 必须因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而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如果违反规定未造成任何后果或后果不严重,则不构成本罪。
4. 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必须是由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所引起的,即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要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职工。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具有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主观心理。
如果事故是由自然原因意外引起的,而不是由于行为人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所致,属于自然事故,不构成犯罪。
本罪要求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只发生一般事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构成本罪,但可能构成其他违法行为。
本罪仅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而重大责任事故罪违反安全生产的所有规章制度。两者范围有所不同,但如果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过程中违反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两罪可以竞合适用。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是指非法运输爆炸物本身,而本罪是指在运输过程中违反规定。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非法运输爆炸物罪不要求实际危害后果,而本罪要求发生重大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
失火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本罪的主体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职工。此外,失火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可发生在危险物品活动以外的任何场合,而本罪只能发生在相关活动过程中。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后果特别严重是指致多人伤亡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等情况。
刑法第136条
《铁路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九十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铁路法)中刑事罚则若于问题的解释》1993.10.11法发[1993年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