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4
根据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如果女职工生育多胞胎,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应增加1小时。
在婴儿未满一周岁的哺乳期间,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以及其他与哺乳期禁忌相关的工作。此外,用人单位也不得安排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在哺乳期间,也可以向用人单位请哺乳假。是否准许请哺乳假由用人单位批准。女职工在哺乳期间的工资应按不低于生育津贴的60%支付,但不得低于当年度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女职工生育第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请哺乳假6个月,并且可以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至子女满14周岁)。
女职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请哺乳假3个月。这符合计划生育条例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规定。
对于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给独生子女的女职工请哺乳假一年,包括产假。在哺乳假期间,工资照发。不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发放。
请3个月或6个月哺乳假的女职工,其工资按照基本工资加职务岗位津贴和省直补贴的80%发放。这不会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和计算工龄。
请一年(含法定产假)哺乳假的女职工,工资照发,但职务(岗位)津贴和省直补贴停发。同样,这也不会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和计算工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不发放。
对于双生以上的女职工,可以实行产后休息一年。在产假以外的工资方面,按照基本工资的80%发放。
抚育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在每班工时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哺乳时间为30分钟,包括人工喂养。也可以将两次哺乳时间合并使用。对于双生以上的女职工,哺乳时间按照单胎哺乳时间的倍数增加。哺乳时间及途中往返时间应扣除劳动定额,但工资照发。
如果婴儿满周岁后被确诊为体弱儿,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对于确诊患有更年期综合症且症状较重的女职工,每月可给予1-2天的公假休息。
对于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的,其寒暑假休假时间可以顺延,根据国家教委教人[1992]8号文件的规定。
对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不能以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对于男女双方均晚婚晚育的情况,男方可以享受5-7天的护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