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27
保险监管机构通常会采用现场监察与非现场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保险业进行监管。这样做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监管目标。
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包括设定保险公司提供财务报告、统计报告、精算报告和其他信息的频率和范围;设定编制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确定保险公司外部审计机构的资格要求;设定技术准备金、保单负债及其他负债在报告中的列示标准。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于2002年颁布了保险公司公开信息披露的指导原则,旨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指引,以更好地了解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然而,国际保险监管组织并不认为监管机构有义务披露他们手中掌握的保险公司信息。
市场力量可以有效发挥作用,如果能提供评估保险公司活动及内在风险的适当信息。这种市场力量可以奖励那些能够有效管理风险的公司,惩罚那些不能有效管理风险的公司。这也是有效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保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市场对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较高。然而,过多的细节披露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成本。监管机构应在成本增加与信息披露潜在利益之间进行权衡。
现场检查可以提供日常监督无法获得的信息,发现日常监督无法发现的问题。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现场检查评估公司管理层的决策过程和内部控制能力,制止公司进行非法或不正当的经营行为。现场检查还可以分析某些规章制度的影响,并收集制订规则所需的信息。此外,现场检查对解决公司问题也很有帮助。
现场检查的目标是比较公司的风险结构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找出可能影响公司对投保人长期义务承担能力的问题。然而,现场检查不仅仅是找出问题,监管机构还应深入研究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拟订现场检查计划之前,监管机构应对被监管机构的业务、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于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现场检查应更加频繁和深入。
有些监管机构可能同时负责日常监督和现场检查。这种体制可以更紧密地联系非现场监控和现场检查,也是有效跟踪被监管机构的手段。
现场检查必须有一定的法律基础,赋予监管机构广泛的权力,以便调查和收集所需信息。现场检查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专项的。
无论监管框架的内部组织如何,监管人员都可以在现场检查过程中或某些环节上得到外部审计师或精算师的协助。
中国保监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法规中赋予了实施非现场监控与现场检查的权力。在《保险公司管理规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保险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现场检查规程》、《现场检查手册》等监管规章中也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保险监管国际规则要求保险监管机构应制定一定的框架来监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然而,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还没有一套高效的监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高效率信息处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