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08
当事人在与合伙人进行协商后,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解决争议。起诉的基本步骤如下:
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向法院提起起诉。
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
庭前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求最后意见和调解四个部分。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和举证质证,当事人可以提交新证据。
裁判阶段包括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方式。当庭宣判应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应立即发给判决书。
综上所述,起诉流程可以简述为:起诉→审查→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裁判。
我国合伙分为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三种形式。其中,合伙企业是唯一具有企业资格的形式。与个人合伙相比,合伙企业的成立需要有书面协议作为基础,并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以领取营业执照。在合伙企业解散时,也需要进行清算,类似于法人企业。在法律适用上,合伙企业主要适用《合伙企业法》,并以《民法通则》作为补充。
而个人合伙则不需要符合上述要求,只需合伙人之间有合伙协议并进行实物或劳务等出资即可。个人合伙主要适用《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除此之外,个人合伙和合伙企业在权利义务方面没有本质区别。无论是个人合伙还是合伙企业,合伙人都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合伙人以个人财产出资的,应以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以其家庭共有财产出资的,应以其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以个人财产出资,并将合伙的盈余分配用于其家庭成员生活的,应先以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承担,不足部分则以合伙人的家庭共有财产承担。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当某一合伙人偿还超过其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债务时,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对于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全体合伙人对外应当负连带责任,对内则应按照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或出资比例分担。如果协议未规定债务承担比例或出资比例,可以按照约定的或者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但是,对于造成合伙经营亏损有过错的合伙人,应根据其过错程度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对于只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或实物的合伙人,其对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在外部应承担连带责任,在内部则根据协议约定的债务承担比例或技术性劳务折抵的出资比例承担。如果协议未规定债务承担比例或出资比例,可以按照约定的或合伙人实际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担。如果没有盈余分配比例,按照其余合伙人平均投资比例承担。
如果合伙人互相串通逃避合伙债务,除了要令其承担清偿责任外,还可以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以上解释,可以总结如下:
个人合伙的成立有以下特殊情况:
个人合伙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合伙人之间的内部协议对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和处理合伙事务的能力有限制,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根据《民通意见》的规定,增加合伙人时,如果书面协议有约定,则按照协议处理;如果书面协议未约定,则需要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未经同意的入伙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