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人自首的法律效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法律知识

行贿人自首的法律效果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24

 
361947
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用钱财收买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如果数额较大就会构成行贿罪。行贿罪侵犯了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受到刑法的严厉打击,那具体来说公民触犯行贿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对行贿人自首的特别规定,旨在分化瓦解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受贿犯罪,落实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自首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还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被追诉之前,自动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

贿赂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取证难度较大,而行贿与受贿又是对应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行贿人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实际上是对于受贿人的揭发检举,属于立功表现。为了有效打击受贿犯罪,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一规定是对我国自首制度的重要补充,旨在激励行贿人自觉向法律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为打击腐败犯罪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手段。

行贿罪的处罚

一般行贿罪的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一般行贿罪,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情节严重的行贿罪的处罚

如果行贿行为涉及谋取不正当利益,且情节严重,或者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那么可以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情节特别严重的行贿罪的处罚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行贿罪,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的处罚。

法律并未对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作出具体规定,而是根据司法实践的情况进行考量。一般来说,情节严重指的是为谋取个人非法利益,一贯行贿,屡教不改;为推销伪劣产品而行贿造成严重后果;为签订假合同,骗取财物而行贿;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而行贿;行贿手段或结果涉及其他多种罪行等。

因此,在司法机关追诉时,如果行贿人拒不交待罪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与受贿人订立攻守同盟等行为,也将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延伸阅读
  1.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
  2. 重大责任事故罪辩护词:辩护人意见及相关法律规定
  3. 认罪认罚可以做无罪辩护吗
  4.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5. 销赃罪主犯判判三到五年有自首情节,量刑点多少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执行死刑命令书下达流程
  2. 法院是否需要听取社区矫正对象的意见来撤销缓刑
  3. 诈骗罪立案前退款是否还要判刑
  4.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
  5. 未成年犯满十八岁剩余刑期一年在哪里执行刑罚
  6. 入狱后减刑时间的计算方法
  7.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