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关系的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法律知识

断绝关系的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5-05-09

 
361758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的行为是不被支持的,因此公证机关不会对这类协议书进行公证。即使协议书经过公证,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如果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公证的效力将被排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或者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存在错误,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如果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进行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如果公证书存在其他错误,公证机构应当进行更正。

公证处的业务范围

1. 证明法律行为

证明法律行为是指公证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进行证明。例如订立合同、招标、拍卖、收养、赠与等。进行法律行为的公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共利益。

2. 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是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和书面形式的法律行为,这些文书可以作为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证据。例如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学历等。只要文书的内容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公证机关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公证,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3. 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是指对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或对民事权利的实现有一定影响作用的各种客观事实。例如证明出生、死亡等事实,证明意外事故如空难事故、海损事故、风雹、洪涝灾害等。法律事实包括事件(自然事件、社会事件)和行为两类,但并非所有的事件和行为都是法律实事。只有当法律规定将某种事实与一定的法律后果联系起来时,即产生、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时,这种事实才被认为是法律事实,才具有法律意义。

延伸阅读
  1. 断绝关系协议书的法律保护问题
  2. 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断绝关系吗
  3. 断绝父女关系协议书法律承认吗
  4. 父子断绝关系协议书签完字有效吗
  5.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在法律上是否生效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处的介绍
  2. 全权委托公证的法律效力
  3. 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概念和特征
  4. 最新房屋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
  5.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6. 移动公证:电子证据的法律作用和功能
  7. 买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