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3-29
1. 立案
当事人需要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申请立案审查。法院在阅读起诉状并进行案件形式审查后,若认为案件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起诉主体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诉讼请求明确,将做出受理决定,并计算案件受理费。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交纳案件受理费后,法院立案部门将案件移交至审判部门。2. 审判
办案法官收到案卷资料后,将在规定时间内将起诉书和证据材料副本交付被告进行答辩,并安排开庭审理。对于案情简单、争议标的不大的案件,通常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这意味着只有一名审判人员进行审理,诉讼费用减半,并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判决。一般案件则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由三名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并收取全额诉讼费用。一审法院判决后,若各方在规定时间内未提出上诉,则裁判文书直接生效,而无需进行二审程序。3. 执行
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将规定判决文书的自动履行期限。若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自动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作为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您完全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并不冲突,您可以同时进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