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4-10
一、销赃罪主犯判判三到五年有自首情节,量刑点多少
中国现行法律体系未设立销赃罪这一法定犯罪种类,关于此种行为的定罪处罚已被整合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一新罪名之下。
对于此类犯罪的量刑标准,须依据具体犯罪情节加以综合分析评估。
同时,需注意的是,构成此类犯罪并不必然导致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仅作为行政处罚手段之一。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孳息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掩饰、隐瞒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并可附加或单独适用罚金;若情节严重者,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销赃罪被批捕了还能不能取保候审
若满足相应条件,便可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且未将盗窃罪犯及销赃嫌疑人员逮捕之事实并不影响此时此刻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均有权批准其进行取保候审:首先,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通过取保候审措施并不会导致社会危害性增加的;再次,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通过取保候审措施也不会引发社会危害性的;最后,在羁押期限届满后,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
取保候审的具体实施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