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9
一、私人放高利贷是什么罪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经政府批准擅自从事个人高利贷款活动是被视为非法的。
高利贷这一行为通常会涉及到民法领域的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高额利息,借款人拥有自行选择不予以偿还的权力。
倘若某些人利用其取得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特许权利,进行非法的高利贷放款活动,那么他们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包括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以及罚款惩罚。
这种性质的行业里存在着一种名为“高利转贷”的犯罪行为,它是指那些以获取高额利润为主要目的,通过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然后再将这些资金以高利率转借给他人的行为。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个人放高利贷是什么罪
个案涉及非法发放高利贷活动时,有可能被判定构成非法经营罪。
根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第一款明确规定,凡是在国家规定的经营规则之外,未得到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赚取利润为目地,长期不断地向社会广大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从而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者,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
(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论处。
根据该法条的具体内容,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只要存在非法经营行为之一,并且扰乱了市场秩序,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同时还需承担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的责任;而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则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