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3
一、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总则规定的吗
犯罪构成的修正形式,其主要内涵在于依据刑法总则所确立的基调,再结合具体犯罪种类的特性,相应地在刑法分则部分对犯罪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调节与补充。刑法总则作为整个刑法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覆盖范围囊括了犯罪的基础定义、构成要素以及刑事责任等重要原则;而刑法分则则以更为详尽的方式,逐一列举出各类犯罪的构成要素及其对应的法定刑罚。修正后的犯罪构成,充分反映了法律对于特定犯罪活动的独特裁判标准和处罚要求,例如针对加重情节或者减轻情节的构成要素、特定主体实施犯罪时的特殊构成等方面。这些修正内容往往会在刑法分则中予以明确规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刑法总则中得到间接的体现,比如关于共同犯罪、未遂犯等概念的明确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至第二十四条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假想防卫与假想避险。
二、犯罪与犯罪构成是什么关系
在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犯罪与犯罪构成两个概念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犯罪是指触犯我国刑法典并应当接受刑事制裁的不法行为;而犯罪构成则是刑法典中对犯罪成立所需具备的必要条件进行概括性描述的集合体。犯罪构成由主体、客体、主观方面以及客观方面四大要素组成,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上述四项要素,方能被认定为犯罪。犯罪构成作为衡量犯罪的法律准绳,为司法机关判断行为性质、确立罪名提供了明确的依据。简单来说,犯罪构成就是犯罪的法律界定,而犯罪则是违背这一界定的违法行为。
三、假释后再犯罪构成累犯吗
在假释期间或者假释期满之后.如果行为人再次实施犯罪行为,那么他是否会被判定成为累犯仍需要考虑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所称的累犯,即是指曾经因为故意犯罪并且被处以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获得赦免之后的五年内再次涉嫌犯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现象。倘若前后两次犯罪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犯罪的性质等方面都满足了累犯的构成要素,那么行为人就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累犯,从而面临着加重处罚的法律后果。
如果在假释期间再次犯罪,这可能会直接触犯到假释的相关规定,导致假释被撤销,原来的刑罚将继续执行,同时还需要对新的犯罪行为做出判决,将两个罪行合并进行惩罚。累犯的认定,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于再次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力度,以此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以上是关于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总则规定的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