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的来源及用途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货币金融 > 国际货币法律知识

资本公积的来源及用途有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3-16

 
35167
(1)资本公积的来源

资本公积的定义与作用

资本公积是企业来源于盈利以外的积累部分,是企业的“准资本”。其唯一用途是依法转增资本,不得作为投资利润或股利进行分配。资本公积的转增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变化,不改变所有者权益的总额,也不会改变每一位投资者在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资本公积的重要性

资本公积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其增加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因此,资本公积信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十分重要。

资本公积的来源和分类

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

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称之为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是指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的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因接受外币投资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以及从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转入的金额,其中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

不可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

不可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因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投资企业按其持股比例或投资比例相应增加的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的用途

资本公积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尽管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加,但它可以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结构,体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进而增加公司股票的流通量,激活股价,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资本的流动性。此外,实收资本对于债权人来说是所有者权益最本质的体现,是其考虑投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权益,还会影响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延伸阅读
  1. 小企业怎样增加注册资本
  2. 小企业增资有哪些途径
  3.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怎么处理
  4. 小企业增资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5.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处理问题有哪些

国际货币金融热门知识

  1. 利用外汇率买卖外汇赚取差价是否犯法
  2. 国际债券的类型
  3. 融资的定义的定义和方式有哪些
  4. 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任职资格管理
  5. 生产企业“免、抵、退”问题与对策有哪些
  6. 货币市场基金具备哪些特征
  7. 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的区别是什么
国际货币金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