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0-17
独立保函,又称为独立保证或独立担保,是根据国际商会《见索即付独立保函统一规则》、《联合国独立担保与备用信用证公约》以及国际商会《国际备用信用证惯例》的规定,由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组织、个人以书面形式出具的保证、担保或其他付款承诺。独立保函与传统的从属性保函不同,一经开出即具有独立的效力,保函项下的赔付只取决于保函本身,与保函之外的基础合同无关。
独立保函适用于具有涉外因素的保证。涉外保证包括跨国或跨区保证以及内资外保和外资内保两种情形。涉外因素的认定应针对保证关系本身而非基础合同关系。独立保函主要用于国际商事交易中,可以确保受益人的权利不受基础合同瑕疵的影响。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独立保函的国内适用受到限制。根据中国《担保法》和《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的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则担保合同无效。然而,中国法律对独立担保方式的认可为独立保函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空间。
根据中国《物权法》的规定,独立担保的效力仅限于法律另有规定。与《担保法》规定担保合同另有约定不同,《物权法》规定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则担保合同无效,只有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在两者冲突时,应优先适用《物权法》的规定。因此,中国只认可担保合同的从属性。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独立保函只能在国际商事交易中使用,以避免滥用权利和影响担保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最高人民法院认定国内适用的独立保函具有从属性,保证人仍然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涉外因素的认定并未给出详尽的解释。虽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涉外民商事关系包括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参与的民事关系、涉及外国领域内的标的物或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民事关系,但在涉及重大民商事纠纷时,涉外和非涉外因素往往难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