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6-24
2009年4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9]36号文件)。这是继去年开始实施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办法后的第六个文件,表明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变动之快。
36号文件明确了总额管理变为余额管理的原则。虽然"总额"和"余额"只差一个字,但其含义却大相径庭,其中还隐含着政策放宽的意思。
根据过去的政策,对于已报关到货90天以上仍未对外支付货款的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延期付汇的登记,登记额度为上年付汇总额的25%。
而现行政策下,对于已报关到货90天以上仍未对外支付货款的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延期付汇的登记,登记额度为企业前12个月进口付汇额乘以基础比例,再减去已确认付汇登记金额和延期付款注销确认金额的差额。
举个例子,假设A企业上年的付汇总额为1000万美元,截止到2009年4月30日,该企业已在网上登记并注销的延期付汇累计金额为100万美元。根据过去的政策,该企业未来可以在网上正常进行延期付汇的金额为150万美元。而根据现行政策,该企业可用额度则为250万美元。
这一政策的变化对于采取超过90天以上结算方式的进口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在文件的第二部分,对于已经证明取得货权的交易,明确了企业可以免做预付贷款登记。根据规定,如果企业在取得海关签发的进口货物报关单之前已经对外付汇,并且已经取得运输单据或者在"中国电子口岸-进口付汇系统"中有进口货物报关单电子底账,那么无需办理预付货款登记手续。
尽管这一规定免除了预付货款登记的程序,但是企业通过预付货款的途径对外付出外汇后,仍需要到外汇局进行进口核销,这也是这个政策不便利的一个表现。
对于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越来越感觉到其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进出口贸易结果的最终体现,通过政策来控制外汇的流入流出,实际上是事与愿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