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保护法对价格欺诈的处罚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投诉法律知识

消费者保护法对价格欺诈的处罚规定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03

 
34654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价格欺诈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来弥补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则为五百元。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将依照该规定执行。

此外,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导致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健康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获得惩罚性赔偿,但赔偿金额不得超过受损失的两倍。

处罚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除了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可能受到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措施。如果其他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并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能面临处罚:

  1. 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2. 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3.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4. 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5. 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
  6. 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7. 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措施;
  8. 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9. 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权利;
  10.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情形。

如果经营者满足上述规定的情形,除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还应将其记录在信用档案中,并向社会公布。

延伸阅读
  1.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2.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3.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
  4.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5.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新车一个月故障可要求无偿换车吗
  2. 农产品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3.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4.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5. 非法生产氧气的处罚措施
  6. 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了解投诉渠道
  7. 卖家虚假宣传能要求退一赔三吗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