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法律规定与实践指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开发 > 土地开发流程法律知识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法律规定与实践指南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3-23

 
346140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的区别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调整用地结构:通过改变土地的用途,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2. 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通过土地平整和改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深度。
  3. 综合建设道路、沟渠、林网等基础设施: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建设和完善道路、沟渠、林网等基础设施,以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能力。
  4. 归并农村居民点: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归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5. 恢复利用废弃土地:对废弃的土地进行恢复和利用,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6. 划定地界,确定权属: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划定土地的界限和权属,确保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护。
  7. 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土地整治的定义和目标

土地整治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运用工程建设措施,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和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整治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的要求,农村土地整治应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在整治过程中,要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同时,要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应首先复垦为耕地,并在满足农村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将节约的指标少量调剂给城镇使用,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确保农民的自愿、参与和满意。

结论

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整治都是通过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土地开发整理更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和综合建设,而土地整治更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综合整治和深度开发。在实践中,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整治常常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

延伸阅读
  1. 开发商土地抵押后是否能办理土地证
  2. 开发商未办理土地证如何补办
  3. 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方式
  4. 小产权房开发商合同的效力问题
  5. 开发商卖的写字楼样板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土地开发热门知识

  1. 商铺产权年限的法律规定
  2. 案件概况
  3. 关于审核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度第七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的批复
  4. 房屋产权年限的法律规定
  5. 土地开荒权的归属问题
  6. 贷款买房:开发商的合同义务
  7. 粤国土资(建)字〔〕557号
土地开发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