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在劳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则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劳务合同因违约而解除,解除权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仍应当承担对债务人的担保责任,除非担保合同另有约定。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必须是法人或组织,另一方必须是劳动者个人;而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可以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间既存在财产关系,又存在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的履行产生的劳动报酬具有分配性质,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支付形式往往为持续、定期的工资支付;劳务合同的劳动报酬按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支付,完全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是商品价格的一次性支付,与市场的变化直接相关。
劳动合同的履行受国家干预程度较高,用人单位有一系列强制性的义务,如交纳社会保险、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劳务合同的雇主一般没有上述义务,双方可以自由协商约定。
劳动合同不履行或非法履行产生的责任不仅有民事责任,还有行政责任。劳务合同所产生的责任只有民事责任和侵权责任,不存在行政责任。
劳动合同纠纷应先到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纠纷可以直接诉讼,也可以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劳动力的支配权归用人单位行使,形成管理与被管理者的隶属关系;在劳务合同关系中,劳务提供方自行组织和指挥劳动过程。
劳务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订,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法人组织之间,具有广泛性。双方地位平等,签订合同时应遵循公平原则。
劳务合同的标的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活劳动,即劳务。劳务合同的标的对劳务行为的侧重方面要求不同,可以侧重于劳务行为本身即劳务行为的过程,也可以侧重于劳务行为的结果即提供劳务所完成的劳动成果。
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外,劳务合同的内容完全由双方当事人自由决定,可以涉及生产、工作中的专业方面,也可以涉及家庭生活。双方签订合同时应遵循自愿原则。
劳务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有偿合同,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大部分劳务合同为非要式合同,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劳务合同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但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