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11-04
宝安区法律援助处昨日透露,该区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关于医患纠纷联调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作为第三方介入,宝安区法律援助处在医患纠纷调解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宝安区法律援助处受理了68起医患纠纷案件,成功办结了39起。其中,有30起案件被引导到法院解决,12起案件通过法庭调解解决。共达成18份调解协议,为受援人追回超过270万元的赔偿。
去年1月,徐某因身体不适前往附近的某诊所就诊。在输液过程中,徐某出现了胸闷、意识丧失等症状,最终抢救无效丧失了生命。经过了解情况后,宝安区法律援助处立即启动了医患纠纷联调机制,并为徐某的家人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
承办人员通过对封存的用药处方和抢救记录进行分析后,指出该诊所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诊治失误的行为。某诊所认同了承办人员的分析意见,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承办人员耐心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调解协议:某诊所一次性赔偿徐某家人人民币368,000元作为精神抚慰金等费用。这起纠纷历时两天,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据了解,宝安区法律援助处对受援的医患纠纷不论大小,无论患方是否有胜诉的可能,都将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申请医患纠纷类法律援助的居民可以直接到宝安区法律援助处或各街道法律服务中心咨询办理。
宝安区法律援助处的刘冷楠女士表示,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法律援助工作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也得到了医院方面的支持和理解。目前,宝安法律援助处主要通过单方疏导、双方调解、向医学会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诉讼等方式处理医患纠纷案件。
去年起,宝安区率先推出了《关于医患纠纷联调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了“医患纠纷联调机制”,包括宝安区法院、区司法局和区卫生局三方。根据该意见,医患纠纷发生后,双方可以通过医患调解、法援调解和法院调解三种方式进行调解。在“三方联调”后,法院可以出具《民事调解书》,对拒绝执行的一方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若调解不成,双方可以直接转为诉讼程序,节约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