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仲裁时效的规定及要点解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合同纠纷仲裁时效的规定及要点解析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09

 
344167

仲裁时效的分类和规定

仲裁时效分为普通仲裁时效和特殊仲裁时效。根据法律规定,普通仲裁时效的期限与诉讼时效相同,即三年。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特殊仲裁时效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四年。此外,劳动合同也属于特殊合同,在劳动法中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

仲裁时效的中断和重新起算

需要注意的是,仲裁时效可以因以下情况而发生中断:

一旦发生中断,仲裁时效的期间将重新起算。

以上是对仲裁时效分类、规定以及中断和重新起算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1.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2.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3.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的概述
  4. 拖欠工资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5. 劳动法诉讼时效问题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人事争议处理原则
  5. 无证驾驶发生事故,是否算工伤?
  6.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怎么办
  7. 实习生个人劳动争议案件请律师要多少钱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调岗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2.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