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08
职工离职和辞职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根据以前的规定,离职一般指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干部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需要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申请,并经批准后办理离职手续,终止劳动关系,并享受一次性离职费待遇。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都会发放离职费。
一些归侨、侨眷职工因私事获批准出境定居,如果不符合退休或退职条件,可办理离职手续,并按规定发放一次性离职补助费。根据工龄,每满1年发放1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工龄达到10年以上的,从第11年起,每满1年发放1个半月的本人标准工资,但离职补助费总额不得超过24个月的本人标准工资。
根据国家劳动总局的规定,对于要求离职并在城镇另谋职业的职工,经批准离职后不发放离职待遇。而辞职的职工在1983年4月9日发布的《全国整顿企业劳动组织工作座谈会纪要》(劳人计[1983]12号)之前,并没有辞职生活补助费待遇。此后的辞职费标准也低于离职费标准。城镇职工每满1年工龄,发放相当于本人半个月标准工资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最多不超过6个月工资;回农村的职工每满1年工龄,发放相当于本人1个月标准工资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最高不超过12个月工资。这种辞职费仅适用于原来的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按照《劳动法》执行。虽然最初的规定中离职适用于干部,辞职适用于工人,但随后的规定使这两种政策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劳动合同制的实施,这两种政策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少,但仍有部分职工需要适用这两种政策。
自动离职和擅自离职的含义相同,都指劳动者未经通知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和单位的行为。这种不辞而别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常常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通常会追究该劳动者的责任。对于擅自离职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按旷工处理,并给予除名处分。根据国家规定,自动离职的劳动者不享受任何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