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2-28
倾销是指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这种低价销售行为是通过出口商根据不同市场,在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基础上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
倾销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阻碍。这种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存在因果关系。
倾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为了制止倾销行为,采取反倾销措施是合理的。然而,如果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超过了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就会成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国际贸易的扩展造成阻碍性影响。
例如,武断地认定原本不存在倾销的商品为倾销商品,或无根据地夸大倾销幅度,从而无理地实施反倾销措施或不适当地提高反倾销税征收金额,这些都会阻碍正常进口贸易的进行。
以美国与加拿大关于进口马铃薯征收特别倾销税的纠纷为例,由于气候原因,美国农产品收获季节早于加拿大。在美国马铃薯大量上市时,加拿大的马铃薯还未收获。因此,美国出口到加拿大的马铃薯价格较低,加拿大决定根据“正常价格”与出口价格的差异征收特别倾销税。
美国政府认为,加拿大的征税行为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并向GATT申诉,要求解决加拿大对进口马铃薯征收反倾销税的问题。最终,加拿大在1963年1月2日取消了该项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