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12-10
合同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及不同立法例
一、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不可并存的立法例
根据这种立法例,例如德国的相关规定,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只能在解除合同和要求赔偿之间选择一项。这是因为解除合同已足以使合同关系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从而使要求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失去了基础。
二、合同解除与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可以并存的立法例
根据这种立法例,例如日本和意大利民法的相关规定,一方未履行合同时,债权人除了可以解除合同外,还可以要求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这是因为债务不履行所导致的损害赔偿在合同解除前已经存在,不会因合同解除而丧失。
三、合同解除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可以并存的立法例
根据这种立法主张,债务不履行所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以合同有效存在为前提的。一旦合同解除,或者说合同因解除而消失,由债务不履行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也不存在。然而,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非违约方会因为相信合同存在而遭受到利益损失,即信赖利益的损害。信赖利益的赔偿既不是基于合同的不履行,也不是基于债权产生,而是直接产生于法律的规定。
我国法律对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15条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同样,《合同法》第97条规定,在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我国之所以如此规定,原因如下:
1. 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
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能要求赔偿损失,那么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而受到的损害将无法补救。
2. 合同解除溯及既往
如果只是恢复原状,则非违约方因相信合同能够履行而作准备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为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将得不到补偿。
3. 协议解除合同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而少受损失。如果受益的一方不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而受到的损害,将不符合公平原则。
4. 第三人过错导致解除合同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张权利,只能由债务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如果债务人取得了第三人的赔偿而不承担解除合同的赔偿责任,将等于取得了双重利益,而债权人却要自己承担责任,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合同解除并不免除债务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承认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并存,当事人在解除合同后仍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