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补偿的救济程序与法律保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法律知识

行政补偿的救济程序与法律保护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14

 
342068

行政补偿的救济程序

一、行政补偿的行政程序救济

根据《世界人权公约》第8条的规定,当人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享受国家行政法庭的有效救济。行政调解、协商、裁决程序是行政补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在行政程序中,如果行政机关满足了相对人的请求并达成补偿协议,补偿行政程序即告终结。但如果行政机关拒绝或部分拒绝相对人的请求,双方无法就补偿数额或方式达成协议,或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裁决或决定,那么就开始司法诉讼程序。

二、行政补偿的司法救济

如果被补偿人和补偿义务主体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并且被补偿人不接受补偿决定,被补偿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相关机关申请裁决,并在不服裁决的情况下提起行政诉讼。例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如果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根据第16条规定,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当事人可以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也是行政补偿的重要救济渠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对于人民政府或城市房屋主管行政机关做出的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相关的裁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发生争议,或者双方达成协议后一方或双方反悔,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总之,当申请人向行政补偿义务主体提出补偿请求后,如果请求被行政机关拒绝或无法达成协议,申请人可以在行政主体拒绝补偿之日或补偿决定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在接到人民法院的行政补偿协议书、行政补偿决定书、行政补偿决定书或行政补偿调解书生效后,应按照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对行政相对人给付补偿。

延伸阅读
  1. 离婚后协议重新分配财产,变更要准备什么
  2. 婚后做财产公证流程
  3. 夫妻之间怎么财产公证
  4. 船舶所有权变更的登记程序
  5. 刑事抗诉的含义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违章建筑的法律定义和分类
  2. 上海徐汇拆迁的法定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3. 楼房拆迁怎样补偿
  4. 年房屋拆迁赔偿标准
  5. 市区的厂房拆迁怎么赔偿
  6. 离婚时拆迁房怎么分配
  7. 拆迁社保可以断交多久补交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拆迁补偿解决方案

  1. 专利申请强制许可的程序
  2.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3.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4.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5. 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程序有哪些
  6. 劳动纠纷诉讼
  7.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热门合同下载

  1. 互联网建设合同范本
  2. 网络游戏联合运营协议范本
  3. 网络程序员聘用合同范本
  4. 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协议范本